1521437578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二氧化碳传感器工作原理

二氧化碳传感器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17-02-13点击次数:1152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作物干重的95%来自光合作用。因此,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控制浓度也就成为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塑料大棚栽培使作物长期处于相对密闭的场所中,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一天内变化很大,日出前达到zui大值1000~1200ppm,日出后2.5~3小时降为100ppm左右,仅为大气浓度的30%左右,而且一直维持到午后2小时才开始回升,到下午4时左右恢复到大气水平。蔬菜需二氧化碳浓度一般1000~1500ppm。因此,塑料大棚内二氧化碳亏缺相当严重,成为影响塑料大棚蔬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塑料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保证在二氧化碳浓度不足的情况下及时报警,从而使用气肥。保证蔬菜、食用菌、鲜花、中药等提早上市、高质高产。

当然气体传感器中不仅仅只有二氧化碳传感器应用广泛,其它气体传感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气体传感器的深入认识,气体传感器将会被应用在更多环境中,当然我们在生产气体传感器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它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对空气中存在的CO2进行探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无氧气依赖性,广泛应用于存在可燃性、爆炸性气体的各种场合。

催化二氧化碳传感器:是将现场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转换成标准4-20mA 电流信号输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 炼化、燃气输配、生化医药及水处理等行业。

热传导二氧化碳传感器:据混合气体的总导热系数随待分析气体含量的不同而改变的原理制成,由检测元件和补偿元件配对组成电桥的两个臂,遇可燃性气体时检测元件电阻变小,遇非可燃性气体时检测元件电阻变大(空气背景),桥路输出电压变量,该电压变量随气体浓度增大而成正比例增大,补偿元件起参比及温度补偿作用,主要应用场所在民用、工业现场的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烷类等可燃性气体及汽油、醇、酮、苯等有机溶剂蒸汽的浓度检测。

我司作为众多品牌传感器、仪表、电磁阀经销商。在美国德国分别于2012年和2011年成立自己国外采购分公司。保证产品真实性和耐用性。进几年与国内大型终端客户直接合作。我们保持着货源稳定,*,赢得他们德信任。现在公司zui近*贺德克HYDAC传感器,活动时间有限,先急需的朋友赶紧,年前*大活动。欢迎大家咨询。

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原理

测量气体浓度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出现,其中包括化学传感器、陶瓷传感器及各种类型的电化学传感器.以及测量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变送器等等。每种传感器适用于一定的应用领域,但需要经常校准,并只能在清洁的环境中工作.传统的CO2传感器对于像CO2这样的不可燃气体的测量尤其困难,化学传感器很难胜任这项工作,使用寿命也很短。其他的各种间接测量方法,由于它们通常不仅仅对一种气体组成度敏感.所以其精度很低且漂移量较大.与化学二氧化碳传感器相比,光学测量仪器有许多优点,但其昂贵的价格也确时降低了它的市场竞争力。不过,随着产品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其生产成本也正在降低这种CO2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采用了单束双波长非发散性红外线洲量方法,其*之处在于它的滤光镜——1种袖珍电子调谐干扰仪。这种滤光铣保证了它所透过的光波波长的性和稳定性,避免了由于滤光镜厦探刹器不匹配而发生的问题及传统的旋转式滤光镜所产生的磨损.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光学测量方法中的一种即非发散性红外线测量.

1非发散性红外线气体探测办法讨论各种气体都会吸收光。不同的气体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比如CO2就对红外线(波长为4.26m)zui敏感。光学气体检测通常是把被测气体吸入一个测量室,测量室的一端安装有光源而另一端装有滤光镜和探测器.滤光镜的作用是只容许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探测器则测量通过测量室的光通量.探测器所接收到的光通量取决于环境中被测气体的浓度.基于非发散性红外线气体检测原理的测量方法主要有3种:单光束单波长测量、双光束双波长测量和单光束双波长测量.

单光束单波长测,顾名思义,这种CO2传感器测量仪器只能提供单一波长的光线.在上述3种测量方法中它的性能zui差,其稳定性极易受到诸如灯泡老化、灰尘污染及光线发射特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许多种单束单波,长测量仪器的稳定性都不很理想此外,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其稳定性.但这种仪器的优点是构造简单机械性能可靠且价格低廉.

双光束双波长测,这种测量其仪器备有2个光渡通道,1个探测器及2个滤光镜,与前一种仪器比较,其精度和稳定性都有所提高,但相应的它的价格也较高.此外为r提高其工作温度范围,2个探测器必须*匹配.在实际应用中,2个光波通道受到的灰尘污染程度同样也会给这类测量仪器带来因非对称污染而精度失准的问题.

全国服务热线:

以品质赢得客户满意口碑
扫一扫
添加公司微信

版权所有© 2025 yL23411永利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8010475号-6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关注

联系

15214375780

联系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