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液压油液粘度对液压装置的性能影响极大。粘度过高,油液通过管路和液压元件的阻力增加,系统压力损失增大,温度上升,效率降低,粘度过低,则使液压设备的泄漏增大,液压泵效率降低。因此,在实际使用条件下应选用液压装置能正常、和长时间运转的液压油液。
液压油液粘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液压泵的类型和系统的工作温度。
1.液压泵的粘度要求通常,液压泵允许的zui大粘度是由长时间停置后系统的启动温度和液压的类型决定。
2.粘温性能的选择
通常,室内中、低压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比环境温度高30~40摄氏度,此时液压油液的粘度范围为13~16m/s,若低于10 m/s,会使磨损加大,产生泄露,使用粘度指数在90以上的液压油液即可满足要求,室外高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比环境温度高50~60摄氏度,此时液压油液的适宜粘度为25 m/s,由于室外温度变化大,使用的液压油液粘度指数在120以上。
由于70%液压系统运行故障是由液压油液引起的(其中对液压油液使用不当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正确合理地选用液压油液,对提高液压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延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要做到正确合理的选用液压油液,必须了解液压油液的品种及其特性。了解液压系统的参数和所处的环境,然后选择适宜的粘度和品种,以满足液压系统的要求
液压油液的选用原则如下
a.液压系统的环境条件,即液压设备的作业特点,是地下还是水上,是室内还是室外,是酷热区,还是寒区,严寒区,附近有无高温热源或明火等。
b.液压系统的工况,即使用压力范围、使用温度界限、转速、工作特点等。
c.液压油液的性质,如液压油液的理化性质,对金属和密封件的适应性,防锈、防腐能力,抗氧化稳定性和剪切稳定性等。
d.经济性。既要综合考虑液压油液的价格与使用寿命,又要考虑维护保养的难易程度。
选择液压油液,通常可按下述3个基本步骤进行
a.列出液压系统对液压油液性能的变化范围要求,如粘度、密度、温度限、压力限、增气压力,抗燃性,润滑性、空气溶解率,可压缩性和解毒性等
b.尽可能选出符合或接近上述要求的液压油液品种。可从液压件的生产厂及产品样本中获得对液压油液的推荐资料。
c.综合、权衡、调整各方面的要求和参数,决定所采用的合适的液压油液。
液压油液品种可根据是否,有无起火危险,工作压力及工作温度范围等因素来选择。
1.矿油型液压油的选择
矿油型液压油液的品种较多,用量大,在液压设备中几乎85%以上使用矿油型液压油。
2.抗燃液压液的选择
在温热源和明火附近的液压系统中,必须使用抗燃液压液。抗燃液压液的品种可根据液压系统的压力、温度、对各种材料的适应性,成本等进行选用。
3.油液选择的经济分析
在油液的选择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油的价格,而且还要考虑油种、质量、维护与再生等方面的因素。例如在高温热源和明火附近的液压系统,要选用抗燃液压液,对高温、高压、精密的液压系统应选用磷酸脂液,不能用含水抗燃液代替,否则会给泵带来过早磨损,使系统精度降低。又如在高压的液压系统中,应选用HM抗磨液压液,若选用便宜的HH机械油或HL防锈、康阳液压油,会导致泵寿命缩短。
在寒区和严寒区外作业的工程机械,多数高压系统的低温性能,也使系统冬夏用油一致,不必频繁更换。
为盐城液压油液的使用周期,节省维护费用,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应选用高质量的液压油液。虽然,从购买角度看,高质量的油液价格要贵一点,但从油品使用寿命长短,液压元件磨损太小,系统维护难易程度,生产效率高低考虑,总的经济效益是好的。
液压油液的污染控制,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污染物进入液压系统,二是把已经侵入的污染物从系统中清除出去,污染控制贯穿于液压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等整个过程。为确保液压系统的清洁,应注意以下几点:装配液压元件时,要认真清洗零件,装配后要进行防锈处理。要采取措施防止液压元件在储运过程中被污染。
装配液压系统时,要将油箱、管子、管接头、油路块等*清洗。一般在管路试装后应全部拆除,*清洗,除去毛刺后再正式装配。管子要经酸洗,中和及防锈处理。系统装好后,要对各个回路进行循环冲洗,在回油管出口处应临时装设一个过滤精度高,纳垢容量大的滤油器,把冲洗出来的污染物滤出。
油箱设计要合理,除用作储油外,还具有排污染物、分离混合空气和散热的功能。上应设置空气滤清器,必要时可采用密闭或挠性空气隔离器。应注意油箱开口和管口处的密封,防止污垢通过这些部位侵入。
往油箱中灌油,必须按泵型规定进行过滤。系统中漏出的油液未经过滤不得返回油箱。在系统的适当部位应设置具有一定过滤精度和有一定纳垢容量的滤油器,以便不断清除污垢,保持系统油液清洁。系统工作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和维护滤油器,及时清理或更换滤芯,以便保持滤油器正常工作。可单靠系统内的“在线”滤油器无法净化污染时,可用过滤机对系统中的油液进行加压循环过滤,可用过滤机对系统中的油液进行加压循环过滤。
系统中的油温不能过高,过高的油温会加速油液的氧化变质。
维修时应严格执行清洁操作规程,不能乱拆乱放。
要定期换油
发现液压油污染严重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对液压油液的要求愈来愈高,基础油液的本身性能已远远不能满足液压系统的种种要求,必须通过添加各种添加剂来提高基础油液的性能。目前液压系统使用的油压油液几乎都含有各种功能的添加剂。
液压油液的添加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改善油液物理性质的添加剂,如油性剂、增粘剂、抗泡剂和降凝剂等。另一类是改善油液化学性质的添加剂,如抗氧剂、防锈剂、防霉菌剂、破乳剂和金属钝化剂等。
油性剂是一种极性较强的物质,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能与金属表面起吸附作用,形成牢固的吸附膜,防止金属直接接触,改善油膜强度,减少金属的摩擦和磨损。
在液压油液中,常用的油性剂有:油酸、硫化鲸鱼油(T401)、硫化棉子油(T404),硫化烯烃棉子油(T405)、二聚酸(T402)等。
抗菌剂在摩擦高温下,其分解产物与金属表面起反应,产生低剪切应力和低熔点的化合物薄膜,防止接触表面的咬合或焊接,所产生的塑形变形,填平了摩擦面间的凹凸不平部分,使接触面增大,压力降低,磨损减小。
在抗磨剂中,通常含有硫,磷和氧,其化合物具有各自的特点。含硫的抗磨剂,在高温摩擦条件下,硫化合同铁反应生成硫化铁膜,起抗磨作用:含磷的抗磨剂,在不太高的温度和较暖和的摩擦条件下,由磷酸酯热分解的产物与钢铁相互作用,生成低熔点,高塑性的磷酸盐混合物,从而起抗磨作用,含氯的抗磨剂在挤压条件下,产生氯化铁膜,该膜为层状结构,摩擦系数小,易剪切,润滑作用好。
在液压油液中,常用的抗磨剂有;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T202),二甲苯基磷酸酯(T306),硫代磷酸酯(T303),硫化烯烃(T321),氟化石蜡(T301)
增粘剂是一种改善液压油液粘一温特性,提高粘度指数的添加剂,这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低温时,在油液中收缩卷曲成紧密的小球状,对低温粘度影响小,高温时,在油液中溶胀伸展,增加粘度,可改善粘一温特性。
在液压油液中,常用的增粘剂有,聚正丁基乙烯基醚(T601),聚异丁烯(T603),乙丙共聚(T611),聚甲基丙烯酸脂(T602)等。
抗泡剂是一类能降低泡沫吸附膜稳定性,缩短泡沫剂存在时间的物质,在液压油液中加抗泡添加剂,能降低表面张力,使气泡能迅速地逸出油面,从而消除气泡。在液压油液中,常用的抗泡剂有:二甲基哇油(T901),聚酯非哇抗泡剂(T911),金属皂,脂肪酸等。
降凝剂是一类能抑制油中石蜡形成的网状结晶,使凝点下降,保持油品流动性的添加。该剂借助在石蜡结晶表面进行吸附或形成共晶,改变石蜡的晶型和大小,达到降低油品的疑点。
在液压油液中,常用的降凝剂有:烷基萘(T801),聚甲基丙烯酸脂(T602B).a烯烃共聚物(T80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T804)等。
抗氧剂是一类自身 易被氧化,且能在金属表面生成络化物薄膜,隔绝与氧及其他腐蚀性物质的接触,防止金属对油液氧化的催化作用和油液对金属腐蚀作用的添加剂。
一般将几种抗氧添加剂复合使用,抗氧效果更好,如硫化物与芳香烃复合,会产生增效作用,自由基终止剂与氧化物分解剂的复合,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在液压油液中,常用的抗氧剂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T502),N-苯基-a萘胺(T531),硫烯(T321)硫脂,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芳香烃双酚等。
防锈剂是一类极性化合物,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增长性吸附膜,以防止金属生锈。
在液压油液中,常用的防锈剂有:十二烯基丁二酸(T746),二壬紧挨磺酸钡(T705),十七烯基咪唑啉的十二烯基丁二酸盐(I703)等。
防霉菌剂能防止和抑制乳化油液产生霉菌。
在液压油液中,常用的防霉菌剂有:酚化合物,甲醛化物,水杨酸酰基苯胺等。
破乳化剂是一类能使水与油很好分离或沉降出来的物质。在液压油液中常用的破乳化剂有:磺酸盐及各种环氧乙烷丙烷的聚合物
金属钝化物是一类能保护有色金属,特别是铜表面腐蚀的添加剂,该剂还能增加油品的抗氧化性及抑制和钝化酸性物质对铜的腐蚀。
在液压油液中使用的金属钝化剂有两类:一类是成膜型钝化剂,该剂能与铜表面形成复膜,防止酸,活性硫化物及有腐蚀性的极压剂的侵蚀。常用的有苯骈三氮唑(T706),如苯三唑十八胺(T406);另一类是活性硫的清除剂,该剂与活性硫化物反应,生成低蚀性或不腐蚀的多硫化合物。常用的有烷基连硫,2.5-二硫基噻唑。威斯特小编敬上
版权所有© 2025 yL23411永利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8010475号-6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